德国文化创意产业介绍

德国柏林市政府今年初发表的文化产业报告显示,柏林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喜人,超过十分之一的柏林从业人员供职于文化创意产业,创意经济占柏林GDP的比重已高达21%。

一提到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人们总是将目光投向美国和英国,而往往忽略了古老的欧洲大陆。然而,正是在这块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多元化的人文思想、强大的经济基础及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在各国政府和欧盟的大力推动下,文化产业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先进的发展经验同样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和借鉴。位于欧洲大陆心脏的德国北威州,便是文化产业成功发展的一个典范。

北威州概况
德国北威州,全称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位于德国的西部,面积3.4万平方公里。北威州的人口为l800万,在德国16个联邦州中人口最多,同时北威州也是欧洲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其辖区内有5个行政专区,其中位于中部的鲁尔区是闻名遐迩的工业中心。北威州的重要城市有科隆、波恩、杜塞尔多夫、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
北威州不仅在地理上是欧洲的心脏,同时也是欧洲的工业心脏。鲁尔区始终都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地区,拥有众多的能源生产商和供应商。此外,北威州还是大型发电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近30年来,在煤钢等传统工业逐渐衰退的情况下,该州成功地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打破了以矿冶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现在,北威州是欧洲的现代化技术中心,在决定未来的行业如新媒体、生物技术、基因技术、医疗技术、物流、环保技术和未来能源等领域,北威州已经发展成为欧洲的经济核心。同时,北威州还被称为“文化和传媒之州”,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北威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20多年来的发展,北威州如今已经成为德国及欧洲最重要的文化产业中心。根据该州政府公布的《第四期文化产业报告》,目前该州有近5万家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占全州企业的7.6%①;文化产业所创造的年销售额为400亿欧元,占该州总销售额的近4%,1996年至1999年文化产业销售额的增长率为21%;2000年文化产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为28万个,1996年至2000年文化产业的就业增长率为9%。

北威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
北威州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归功于该州强大的经济实力。文化产业是以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只有当人们的物质需求被满足时,才会有更高的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文化产业才能因此获得发展的动力。北威州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联邦州之一,德国100家最大公司中有44家设在该州。除了上文提到的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外,该州的保险业和银行业在德国也居领先地位。全州约66%的就业者是在服务性部门工作,销售额的2/3来自服务业。该州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德国的1/5,进出口额占德国的1/4。有了如此强大的经济实力的支撑,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就势在必然了。
其次,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转型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会。60年代以来,由于鲁尔区煤炭的开采成本过高、石油及核电的应用使煤炭的需求减少,鲁尔区的煤钢工业逐步走向衰落。到了80年代,大工业衰落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该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了。经济结构的转型为文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发展机遇。通过经济结构转型,文化产业不仅获得了大量的发展资金,并且也充分享受了政府的扶植政策,而鲁尔区旧厂区的改造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再次,北威州众多的外来人口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目前在北威州生活的外国人有190万,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他们中多数是上个世纪50年代从希腊、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移民而来的客籍工人及其后代。经过几十年的融合,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已经成为北威州社会生活的最为显著的特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准备了肥沃的土壤。
此外,北威州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被纳入到了欧盟的文化政策框架内②。1991年,欧盟签署了《马斯特利赫特条约>八条约中的第151款就将文化事业的发展列入了行动计划。十多年来,欧盟出台了一系列文化资助政策和项目,提供了数额巨大的发展资金,如1996年至1999年间的“万花筒计划”(资助表现艺术和造型艺术)、“拉斐尔计划”(资助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亚利安计划’’(资助图书出版业),2000年至2004年的“文化2000”框架计划(资助欧盟文化合作等),历时十余年的“梅地亚计划”(资助影视业)和“目标2计划’’(资助产业结构调整)等等。在欧盟的文化政策及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德国北威州的文化产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北威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北威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德国16个联邦州中,只有北威州的经济部设有独立的文化产业处,专门负责文化产业的资助、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以及文化项目的市场化。此外,北威州政府自1992年起每三年便公布一份内容详尽的《文化产业报告》,到2004年已经是第五期了。该报告不仅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准确的、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定位,而且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精确的分析和表述。更为重要的是,报告中将文化产业提升到了一个战略性的高度,指出文化产业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每期报告都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主张。因此,《文化产业报告》作为一份纲领性文件对该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北威州的文化产业获得了健康高速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

1.资助艺术家创业,促进文化产业化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艺术家,也离不开市场。然而,根据德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理念,特别是受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艺术应远离市场的观点还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艺术家们对市场运作往往缺乏了解,很多人还是在走依靠政府补贴的路线。在这种情况下,北威州政府近年来采取各种措施,大力资助艺术家开办自己的企业,促进文化产品商品化、文化产业化。2000年,随着“起动艺术”行动的展开,政府的这一资助艺术家创业的举措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起动艺术”行动是由北威州经济部和文化部共同举办的,旨在促进艺术家开办自己的企业。该行动的主要方式是举办一轮又一轮的竞赛,所有的竞赛都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拿出你自己的创业方案来”。参赛的艺术家应提交一份创业计划,其中包括企业方案、市场化分析、落实企业方案的措施、融资计划以及创业者的专业素质等内容。一个独立的专业委员会主要依据市场可行性原则对提交的方案进行评审,当然也要避免过分地用商业的标准来评判艺术。获奖者可获得5000欧元的奖金,同时可以向北威州政府申请50000欧元的创业资助。这项行动一经推出就获得了艺术家们的踊跃响应,参赛的创业方案涉及到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文学、影视、媒体、设计、休闲等方方面面。
“起动艺术”拥有50万欧元的基金,用来奖励在竞赛中获奖的艺术家们。基金主要来自经济界的捐赠,作为回报,捐资者可以享受减税的待遇。北威州政府努力向经济界传达这样一个观念: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改善当地的社会面貌和对外形象,因此司以改善经济环境并提高投资的吸引力,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而对于那些受到资助的艺术家们,北威州政府也抱有这样的期待:政府提供的资助虽然不是贷款、不需要偿还,但是当艺术家们的企业经受住市场的考验而健康发展时,能够有一部分资金回到“起动艺术基金’’中来,以资助更多的既有艺术灵感又有经济头脑的艺术家。
“起动艺术’’不仅展开竞赛活动,还为艺术家们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对于那些对市场和经济知之甚少的艺术家们来说,在创业伊始,好的咨询服务有时比资金上的支持更为重要。“起动艺术”向准备创业的艺术家们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与专业的经济界人士面对面地商谈、讨论,从而改进他们的创业方案,使他们在进入市场时便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对于那些已经创办了自己企业的艺术家,“起动艺术’’也给予咨询、培训甚至资金上的帮助,使这些年轻的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起动艺术”行动为艺术家打开了市场的大门,促使他们认真思考独立在商海搏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那些好的、拥有市场前途的创业方案可以借此机会迅速走向市场,变成现实,并且获得资金、市场信息、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北威州政府的这一举措对该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正是那些独立的、灵活的、拥有无限创意灵感的由艺术家创办的小企业。而把艺术家们引领到市场中来,并一路悉心呵护陪伴,是北威州政治家们肩上的责任。

2.创造外部环境条件,为文化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文化产业从表面上看虽然对外部环境的要求不高,在多数情况下,一个小的工作室便可以满足创作的要求了。但是,要使文化产业获得质的发展,就必须为其创造良好的、具有规模效应的外部条件,即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中心。一方面,集群化、规模化是新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创意,而艺术家们合作、交流、切磋、思想碰撞是创意产生的源泉,文化产业中心的创立正是符合了文化产业自身的这一特点。近年来,北威州政府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创立了多个大型的文化产业中心,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位于埃森市的设计中心是由左菲埃矿区的部分建筑改造而成的。左菲埃矿区成立于1932年,曾经是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全、产量最高的矿区,从建筑上来看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矿区。1986年,该矿区停产,当地政府将其妥善保管和维护,同时将其用于文化和休闲活动。2001年,左菲埃矿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2002年,北威州政府在欧盟的资助下将其改造成一个国际性的设计中心。该设计中心包括一个设计园区,设计师们在此不仅可以进行设计创作,而且还可以展现自己的设计作品,“生产”与“销售”合二为一。此外,设计中心还拥有一个名为“设计平台’’的学院,该学院以注重实践的教学原则来培养和培训设计人才。从2004年起,设计中心将每五年举办一次世界设计论坛,届时世界上顶级的设计公司不仅可以在此展示他们的设计作品、交流他们的设计经验,而且中小型设计公司也可以通过论坛外的各类研讨会获得技术上的交流。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北杜伊斯堡—文化主题公园的前身是迈德里希冶炼厂,该厂成立于1903年,于1985年停工。目前,除了举办各类休闲文化活动之外,北杜伊斯堡—文化主题公园还发展成为一个影像创作中心,因为高大的炼钢炉在各类灯光的映衬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位于奥伯豪森的煤气罐曾是欧洲最大的储气罐,如今是音响艺术家的创作胜地,因为储气罐内部的金属圆柱体构造会形成7~8倍的回音效果。罗特尔矿区的机器楼如今改造成了文化创业者中心,这里不仅有廉价的工作室,而且还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蒙绍的旧财政局大楼如今是艺术文化中心,由各类艺术创作室和艺术品展区组成。此外,多特蒙德的自由艺术中心、齐根的表现艺术中心、赫尔滕的图像艺术中心等等的影响也远远超越了地区的界限。
文化产业中心不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创作的空间,而且为他们创造了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产业中心通过其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将艺术家们直接推向了市场,缩短了艺术品与商品之间的距离。同时,文化产业中心的规模效应也带来了更多、更大的市场机会,推动了艺术家们的创作,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3.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文化产业构筑多层次的发展平台
文化产业中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外部空间,而更多的发展机会则是由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创造的。文化活动在北威州拥有悠久的传统,随着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文化活动更是开展得方兴未艾。
北威州拥有602座博物馆——其中很多都享有国际声誉,80000多处文物保护建筑,160多座剧院,能够承办各类文化活动的场所占全德拥有量的近四分之一。这一切都使北威州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并且享有国际声誉。鲁尔文化节、北威州戏剧会演、奥伯豪森短片节的影响都超出了北威州乃至欧洲。通过这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艺术家们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与公众交流,与市场接轨。他们不仅可以因此激发出新的创作灵感,而且还可以增强自身的经济敏感性。
此外,北威州政府还定期举办文化产业论坛,如设计论坛、摄影论坛、戏剧论坛、图书出版论坛等等。与一般意义上的大型论坛不同的是,这些文化产业论坛虽然规模可以很大,甚至可以是国际性的,但是它们针对的往往都是中小企业,给在文化产业领域里活动着的中小企业以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同时,市场化总是文化产业论坛的重要内容,如何使艺术和文化更贴近市场、适应市场的需求,几乎成为了文化产业论坛的永恒主题。
在举办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论坛中,北威州政府高度重视国际及国内合作。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交流。由于艺术是无国界的,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必须是开放的、国际性的。那种传统的闭门造车式的“贵族精英文化”完全无法适应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北威州政府一直致力于将其举办的文化活动推向国际,在欧盟文化政策的框架内与欧盟伙伴国密切合作,与德国其他联邦州互通有无,将北威州的信息资源和咨询服务体系向整个德国开放。
北威州政府的文化举措具有多样性、国际性、市场性等特点,北威州的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文化企业从中获益匪浅。单纯的艺术家、从事文化商品贸易的企业家、创办自己公司的艺术家兼企业家都能够从这些活动中找到自己施展才能、发挥特长的平台,文化产业也正是由此一步步地向前发展。

借鉴意义

北威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巨大的。上文提到的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任何一个举措,都得到了北威州政府以及下属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更需要政府的扶持。而且,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如何把握机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各级政府应重点思考的问题。虽然从总体上说,鲁尔区如今已成功地改造成了文化园区,但仍有经济学家批评道,鲁尔区在70年代就已经成了昨日黄花,北威州政府错过了经济结构转型的最佳时期,将其发展迟延了10年。国外的经验需要吸收,国外的教训也需要吸取。
2.吸收外来文化和人才
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人,而且是开放的、流动的、具有多元化视角和思维的人。人的多样性带来文化的多样性,而文化创意正是在这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中产生的,这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动力。目前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文化创意人才的匮乏,因此,我们的文化政策和人才政策应该是开放的,因为只有开放的才是开明的。
3.创造外部条件、注重规模效应
文化产业若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和规模效应。
4.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
文化产业是大众文化消费的产业,文化艺术必须与市场紧密相连。然而,习惯了非商业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在迈向市场的时候往往举步维艰,文化产业的性质又决定了他们在商海里搏击的时候经常孤军作战,因此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资助,而来自其他经济部门的资助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借鉴北威州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的模式,鼓励经济界捐资发展文化产业。从短期看,捐资者可以享受税收的优惠政策;从长期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环境、投资环境的改善,会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北威州经济部部长施泰恩布吕克先生曾在1999年于埃森召开的欧洲文化产业大会上说:“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不仅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未来规划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我在此强调,对整个欧洲来说也是如此。”如今,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规划未来的重要内容。就这一点而言,中国也绝不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