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闻

文化新闻 以介绍欧洲各地文化活动为主

德中产业合作模式初探

沈阳、天津、青岛、扬州、昆山、嘉兴、太仓、佛山、湘潭……这些都是建有中德工业园、中德生态园、中德产业园等中德合作园区的城市。如果把这些城市从地图上标出来,会发现从东北到山东,从华东到华中再到华南,基本上从北到南走了一圈。为何会有这么多的中德合作园区?这些园区发展思路和定位有哪些异同?他们的现状又如何?

经济与政治永远是相辅相成的,近年来中国与德国政治层面的升温有目共睹。自2011年以来,两国政府定期举行会晤。2016年6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举行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 一个重要内容是商讨落实双方2014年在柏林确定的“中德合作行动框架”的落实情况。政治升温带动经济升温,为两国经济层面的合作提供基础。而中国和德国两个制造业大国在经济层面的互补,则进一步推动这种合作的可行性。

从经济层面来说,中国和德国可以说是最不像又最相像的两个国家。

先看差异性。第一,中国虽是世界工厂,但制造业大而不强,正处于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型过程中,德国则是欧盟龙头,高端制造业发达,科技含量高;第二,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且城市化进程还将带来更大市场,德国虽有最先进的工业和制造业基础,但欧洲市场几近饱和,急需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第三,中国虽然是第二大经济体,但依然是市场经济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德国则是老牌发达国家。这些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经济实力的差异,使中德两个国家在经济层面互补需求强烈。

但另一方面,中国和德国同时将国家的未来和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绑定在一起,又使两国经济具有许多共性。面向未来,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德国则喊出了打造“工业4.0”。而“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与“德国工业4.0”关注的五大产业,绝大部分是重合的。

所以说,如何推动以德国为代表的,世界先进工业制造的“质”与中国制造庞大的“量”的握手,成为中德两国以及众多冠以中德概念的园区的重要使命。

2002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4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到1777.5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同时,德国还是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15年3月底,中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8675个,德方实际投入244.6亿美元。对德国来说,中国也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据欧盟统计,2015年中国是德国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国,占德国进口总值的7%。同时,中国还是德国的第四大出口目的国,占德国出口总值的6.6%。

经济互补性强,同时看到了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未来趋势,政府有意推动,在国内产业园领域出现多个中德合作的案例也就很正常了。据园区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中德合作园区有中德沈阳装备制造产业园、青岛中德生态园、天津中德国际产业基地、扬州中德梅泰尔工业园、太仓中德企业合作基地、昆山德国工业园、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浙江海盐欧洲(德国)工业园、浙江(长兴)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金华中欧生态园、湘潭(德国)工业园、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等10余家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中德合作园区就是双方政府高层直接推动下的产物。如青岛中德生态园是德国总理默克尔2010年访华时,中国商务部与德国经济和技术部直接签署备忘录确定的;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中德两国在沈阳共建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随后的2014年10月,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发表“中德合作行动框架”,为双方关于“工业4.0”合作提供政策支持。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则是在浙江省省长李强专门赴德国访问期间与德方达成的初步合作意向。

园区中国根据跟踪统计的12个中德合作园区样本,总结出以下发展路径:

一、12家园区中11家园区产业定位为机械、汽车和装备制造业

德国在欧洲乃至世界都是公认的制造业大国和强国,德国经济之所以能在历次经济危机和此次欧债危机中表现坚挺,其一直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国策至关重要。德国企业中,汽车行业的奔驰、宝马、大众、奥迪家喻户晓,机械设备行业的蒂森克虏伯、西马克、海瑞克、福伊特、普茨迈斯特也是行业佼佼者,在机械设备业32个产品领域中,德国产品在驱动技术机械、材料处理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及包装机械等16个领域为世界出口第一。有如此雄厚的产业和技术基础背书,中国各地方政府自然希望将德国这些先进的制造业企业与本地资源结合。

中德沈阳装备制造产业园直接将对标目标瞄准了德国著名工业区莱比锡,同样处于国内传统重工业区,产业配套完善,交通环境便利,截至2015年,德国在沈阳投资了60余家企业,其中宝马、采埃孚、巴斯夫、贺利氏等知名企业。沈阳迫切希望依靠德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完成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

地处与沈阳城市城市禀赋极为相近的青岛的中德生态园,除制造业外,还强调发展科技研发、规划设计、教育培训、金融医疗、文化体育等现代服务业。此外,2015年5月5日,青岛中德生态园的园区运营平台中德联合集团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市场主板借壳上市成功,成为国内首家在德国主板上市的国有园区发展企业,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为园区注入更纯正的德国元素,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标志性意义却被很多人忽略的重要事件。

二、浙江中外合作园区的集团作战

12家中德合作园区中,浙江一省就有4个,占据总数三分之一。这并不是偶然因素,浙江从2014年起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批开发区“国际产业合作园”。浙江省省长李强在2015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打造国际合作园”列为一类目标。除了嘉兴、海盐、长兴、金华这几个中德合作园区外,包括宁波的中意产业园、温州的中韩产业园也是浙江省国际产业合作园的重点项目。

至2015年底,浙江省政府已批复了11家国际产业合作园,据不完全统计,这11家省级以上园区累计共引进112个国际项目,与50多家商协会达成了合作意向或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沈阳和青岛这种老工业基地机械和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不同,浙江一直是改革开发的前沿,各类出口加工业发达,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区域,零散的中小企业制造相当之活跃,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下的压力巨大,对于传统制造业升级的需求也异常强烈。在本轮经济结构转型中,浙江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小。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精密机械等是浙江希望利用德国技术和资源重点打造的产业。

三、太仓对德企的吸引力

太仓只是苏州下属的一个县级市,但却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号——中国德企之乡。这个距离上海不远的县级市,自1993年一家为大众汽车生产配套零部件的德国企业到来开始,20多年的时间中成为德资企业在华东的重要聚集地之一。至2015年年底,太仓新区的德国企业已经达到230余家,74家规模以上德资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17亿元。当地德资企业负责人甚至笑称,在德国,太仓的知名度能超过上海。2015年3月,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家德国中心落户太仓。该中心是德国政府搭建的,专为德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探路而建立的调查研究招商机构。

为何太仓能够聚集起如此规模的德资企业?除了地价低、距离上海近的地理优势外,太仓政府在配套方面为德企打造优越投资环境也至关重要。2006年起,每年夏秋之际,太仓都会举办德国啤酒节。在德国慕尼黑、多特蒙德等地也举办过“太仓日”活动。今年年初,太仓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对德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积极营造更加贴近德国文化的城乡风貌,在城市规划、市政交通、商贸旅游等各方面融入更多德国元素,建立全社会对德合作机制,广泛开展友好学校交流和大中小学学生对德修学交流;鼓励设立德语和德国文化培训机构;加强医疗卫生对德合作,积极开展医学交流,探索引进德国医疗机构和先进医疗卫生管理模式。此外,太仓已经在考虑建立一所国际幼儿园,积极与上海德国学校探索合作设立分部,逐步设立德国中小学。

太仓从政府到民间,都将“中国德企之乡”作为一张城市名片来经营。这种20余年的持之以恒,应该才是打动严谨的德国人的关键。

四、适合德企的灵活租售政策

谨慎的德国企业在进入中国时,都会坚持先租房,经营成熟后再考虑置地建厂房。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各园区也给出了相应对策。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昆山德国工业园和扬州中德梅泰尔工业园。昆山德国工业园对于面积在1000平方米到10000平方米之间的企业,提供标准厂房集中区供企业租用,每个集中区都是欧美企业入驻,有统一的物业管理、餐饮服务和宿舍服务;对于超过10000平方米的企业,提供土地供企业购地自建,对于有特别要求的企业,将提供厂房定建服务。扬州中德梅泰尔工业园的德国企业可以采用自建、租赁、购买、委托代建等多种方式取得生产及办公用房。

五、关注德国中小企业

长期以来,来到中国投资的德国企业基本都是大型跨国企业。但在德国的“工业4.0”规划中,具有创新驱动力的中小企业扮演至关重要作用。统计显示,德国45%的研发中心在中小企业,但这些企业往往缺乏拓展国际市场的经验和能力。而国内的中德合作园区中,就有不少关注了这一企业群体。金华中欧生态工业园拟建设孵化园区,拟采用PPP模式启动德企孵化基地和园区水电路、生活生产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昆山德国工业园同样规划了3万平方米的孵化基地,为德国中小企业提供集员工招聘、配件采购、订单管理、技术支持、会计中介等服务为一体的企业孵化器功能,目前已有16家德国企业入驻开业。更为这些中小企业规划了“孵化器→标准厂房集中区→购地自建”的阶梯式发展模式,建成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加速区。太仓直接设立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工业园,建设创新孵化中心的9.8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

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从太仓聚集德国企业的案例来看,相比于城市资源禀赋,优越的生活环境、完善的职业员工培训体系等软实力同样重要。德国制造业之所以发达,不单单是设备、技术的优势,更在于其数量庞的专业产业工人群体和其背后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金华提出,通过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上海财大浙江学院等高等院校,加强与德国合作,引入中德职业技术教育,为园区内德资企业提供熟练产业工人。中德(嘉兴)产业园计划到2020年引进3家以上国内外高校和研发机构,此外嘉兴技师学校与德国克尼公司和德维特教育机构签约,合作创办专门针对德国企业培养人才的双元制教育基地。

这些中德合作搭建的职业教育体系,不但能为德国企业提供产业工人,也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动力。

七、多渠道招商

对于任何一个产业园区,招商是决定园区成功与否的第一步。各个中德园区基本均属于建设前期,招商依然是目前的主要工作

金华园区为招商摸底汇总了“三份名单”,分别是在欧洲的金华籍经商、留学、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名单,在金华投资(合作)的欧洲企业名单,拟与欧洲各国合作金华企业名单,赴北京召开中欧生态工业园座谈会,与德国商会、德系企业研讨园区建设思路。

中德(嘉兴)产业园与德国经济较强的北威州、巴伐利亚州、石荷州的投资促进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十多家中介咨询机构合作。

海盐经济开发区则与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德国采购协会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并与上海浦东软件园合作成立专业招商小组,针对全球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招商。

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则与德国的退休专家组织(Senior Experten Service,简称SES)建立联系,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招商打基础。

其实不仅仅是园区中国统计的这12个中德园区,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关键词就能够发现,各地大大小小打着中德合作概念的产业园、创新园、孵化园多达数十个。虽然中德经济存在互补,政治层面的升温又进一步推动了这波中德园区合作热潮,但大家都瞄准德国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等产业进行定位,是否一定适合本区域资源禀赋,是否出现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估计有些园区要被打上问号。何况还会出现一些疑似“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如天津的中德国际产业基地,其规划图可以看出将近一半业态是酒店式公寓,其余为商务办公,这样的业态布局与其宣称的“打造德国及欧盟工业品展销中心、商贸中心、仓储物流中心、配套服务中心”似乎并不相符,目前网上已经出现一些买房人传出该项目延迟网签和可能烂尾的传言。

当然,即使未来各地中德合作园区因同质化情况出现洗牌,也无法阻止中德在各地继续合作建设产业园区的趋势,当然,一个重要前提是中德两国政治层面继续保持热度,以及中德两国的制造业持续有融合互补的需求存在。

中国与德国 感知与现实 调查报告

2014年《中国与德国–感知与现实》调查报告或可解答这些问题。该报告由华为技术德国有限公司、德国全球与地区问题研究所GIGA以及德国民调机构TNSEmnid合作完成。调查人员分别在中国和德国选取 1300名受访者,其中两国民众各1000人,经济和政治决策者各200人和100人。询问他们对彼此国家的了解程度。

(更多…)

白日焰火 获2014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白日焰火》导演刁亦男擒获金熊:”难以置信。看来这个梦是一直醒不了了。感谢我们的团队,你们都很棒。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制片人vivian,我们合作已经8年。之前是一个艺术电影,她也是编剧。没有她也许就没有这个电影。今天晚上的荣誉,属于我们大家,属于电影,属于一切,我爱柏林。”

 

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将于2014年2月6日至16日在柏林举行。约四百部参展影片——其中大多数是全球首映或欧洲首映——以及三十余万张门票,使电影节不仅成为首都柏林重要的文化盛事,同时也是国际影坛最重要的庆典活动之一。

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作品《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当选为本届电影节的开幕影片。

金熊奖和银熊奖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奖项是”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将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不同类型的影片;”银熊奖”被授予最佳导演、男女主角、编剧、摄影、配乐等电影人。此外,电影节还设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和水晶熊奖等奖项。自1982年中国动画片《三个和尚》在32届西柏林电影节上荣获评审团银熊奖以来,几乎每年都有中国电影在柏林电影节上的不同单元获奖,可以说柏林电影节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系列活动

不同类型、长度和格式的影片都能够在各自的领域里找到一席之地,例如由国际大制作影片参加的竞赛单元(Wettbewerb);由独立电影和艺术电影参加的全景单元(Panorama);面向年轻观众的新生代单元(Generation);旨在展示德国影坛最新动态和新星的德国电影单元(Perspektive Deutsches Kino);旨在展示先锋派电影、实验电影以及尚不知名的电影艺术的论坛和扩展论坛单元(Forum und Forum Expanded);以及旨在探讨电影艺术各种可能性的柏林电影节短片单元(Berlinale Shorts)。
柏林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Berlinale Special)和特别展映晚会(Berlinale Special Gala)则是一个特殊的系列,它专门展示与众不同的影坛新作。由德国电影资料馆-电影电视博物馆策划的回顾单元(Retrospektive)和致敬单元(Hommage)是该项活动的补充,旨在向电影人致敬,并对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进行回顾。
此外,电影节还将举办一系列特别活动,例如美食电影单元(Kulinarische Kino),美食、享受和环境是它关注的重点。

信息提示

电影节最主要的影片放映和活动地点是位于波茨坦广场的Berlinale Palast(地址:Marlene-Dietrich-Platz 1;交通:U-/S-Bahn Potsdamer Platz,公交148、200、248)。它是历届电影节的主会场,开幕式和颁奖仪式都在这里举行。此外,本届电影节还将在以下场所举行:

Friedrichstadt-Palast
地址:Friedrichstraße 107
交通:U-Bahn Oranienburger Tor
S-Bahn Oranienburger Straße

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
地址:John-Foster-Dulles-Allee 10
交通:S-Bahn Hauptbahnhof
U-Bahn Bundestag
公交M85、100

Haus der Berliner Festspiele
地址:Schaperstraße 24
交通:U-Bahn Spichernstraße
公交204、249

– 更多关于本届电影节影片放映和活动地点的最新信息敬请关注柏林国际电影节官方网站。
– 电影节活动预告将于2014年1月底发布。
– 2014年2月3日起开始售票。观众除了可以在电影节售票处进行现场购票外,还可以通过柏林电影节官方网站以及柏林旅游会议局的德文及英文网站方便地进行网上购票。

2014马年新年贺词

德中文化联合会全体同仁向各界朋友祝好新年快乐!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新年钟声就要敲响,2014年即将来临。我很高兴通过网站,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向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向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朋友们,致以新年的祝福!
新的一年充满希望。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系统总结了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全面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文化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对肩负的历史使命责任的担当,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希望同志们乘着三中全会的东风,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以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手段、更扎实的举措,全面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为实现工程“十二五”建设目标,为加快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预祝同志们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欢乐!

中德语言年开幕

10130526sprachenjahreroeffnung
2013年5月26日联邦总理默克尔和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柏林共同为2013/2014中德语言年开幕。中德语言年旨在进一步推广德语在中国的教学,强调德语在中国作为一门外语及其对中德关系的意义。中方亦会在德国加强中文教学。

北京-科隆友好城市缔结2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北京文化周:北京-科隆友好城市缔结2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友城活动
时间:2012年9月-12月
地点:科隆
中方主办单位:北京市文化局
德方主办单位:科隆市政府

chinafest110_v-ARDFotogalerie (1)

SAMSUNG

chinafest106_v-ARDFotogalerie

北京和科隆是中国和当时的联邦德国建交后的第一对友好城市。2012年是这两座城市缔结友好城市的第25个年头。
1)“龙在科隆舞”:北京文化周开幕式

– 北京向科隆赠送一条中国龙;
– 画龙点睛仪式;
– 舞龙表演庆祝北京-科隆缔结友好城市25周年文艺演出
时间:9月14日(缔结友好城市25周年纪念日)

2)缔结友好城市25周年纪念日演出

时间:2012年9月14日

3)北京风筝中华情——北京曹氏风筝展及放飞活动

将在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展出100 – 200个具有北京特色的扎燕风筝。展览的相关配套活动包括风筝知识讲座,向观众介绍风筝的历史、制作工艺和其文化底蕴,并配以现场展示风筝的制作手法。制作出的风筝将赠送给100-200个当地家庭。现场有专业人员提供咨询和支持。

4)改革开放30年艺术展

5)“打开艺术之门”——中德青少年艺术夏令营互访活动

主办方:北京中山音乐堂
参加人数:中、德青少年各50名
活动安排:首先,德国青少年参观北京。之后,中国青少年回访德国科隆市。每方访问时间约为5天。
·参观当地艺术馆和博物馆,观看艺术表演
·在两地各组织一场“市长对话”活动,通过和市长的直接对话,更好地增进青少年对当地的了解
·活动结束时将举办文艺演出晚会

6)北京、科隆异地采风——青年艺术家交流互访活动

北京将派2-3名青年艺术家到科隆进行为期1个月的交流访问。于此同时,有2-3名德国青年艺术家来北京访问。最后,将举办双方参加此次互访交流项目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展。

7)京剧剧目《水浒》赴科隆演出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将为观众奉献京剧剧目《水浒》

中国川剧在德国威斯巴登

中国有300多种地方戏,他们的形式各不相同,各方异彩,川剧就是其中之一。川剧之所以比其他地方剧种更加突出,更受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其具有的生机与活力,也正是这种原因,才让川剧即使发展了200多年后,在唱、演和舞等方面依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此外,将中国传统素材、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戏剧化也为川剧的持久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得作用。独一无二的唱腔、纯正且富有个性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的服装和脸谱以及由各种打击乐组成的乐队的伴奏都是川剧特有得标志。

重庆川剧院追溯布莱希特的名剧《高加索灰阑记》的故事源头.事实上,该剧源于一则中国故事。此次川剧院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对这个故事进行演绎,并将他带到德国观众的面前。《灰阑记》的原作者是元朝诗人李潜夫(1271-1368),故事讲述了一家员外的妻妾争夺一个孩子,包拯在断案时用了特殊的手法:他命人将孩子放在一个栏中间,称如果谁能将孩子从栏中拽到自己这边,谁就是孩子的母亲。妾不忍用力拽孩子,便放了手。包公据此断定,妾是孩子的母亲,并将孩子还给了她。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时,布莱希特改编创作了《高加索灰阑记》。该编剧与原剧最大的不同在于,故事讲述的不是一位母亲,而是一位善良的女佣,布莱希特想以此引出一个道理:所有一切都该归于能够真正对它好的人。

显著的共性跨越了地域界限和文化差异将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和川剧连接在一起。布莱希特对人性的召唤与孔子仁爱与善良的哲学相应。无论是布莱希特的戏剧还是川剧都表达了“爱”是人的普遍价值观也是生活目标这一哲理。尽管德国和中国相距甚远,但是在《灰阑记》中,两个文化大国彼此相遇。

布莱希特对中国戏剧和中国剧作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一点在他的很多诗词和剧本中得到体现。相应的,川剧演员也从布莱希特的戏剧中找到了自己的某些与“史诗戏剧”有关的传统,这在川剧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正如布莱希特的戏剧一样,川剧不是以幻觉,而是以想象力、经典的语言故事、丰富的人物形象为基础,直接呈现给观众。像是中国的传统说书人一样,川剧运用音乐和歌曲渲染剧场氛围、刻画人物性格和描写评论事件。如果只是简单的将喜剧套上悲剧的“外衣”,里面一定缺少现代的语言元素或者深受喜爱的舞台艺术技巧如水墨、影戏或者有传奇历史的快如闪电般的变脸绝活。

时间:2012年5月22日-23日
地点:威斯巴登
主办方:威斯巴登国家剧院
合作方:重庆市川剧院

威斯巴登五月艺术节参演剧目《灰阑记》
20120110203956_1093

重庆川剧院成立于1957年,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培养人才,保护传统剧目的同时勇于创新。通过着重发展几个精品剧目以及特别培养照顾优秀人才,重庆川剧院发展成为国家级的优秀剧团。除了在中国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和深圳的剧院进行过巡演外,剧团还曾出访美国、法国、瑞士和德国等国家。

柏林当代艺术环境概述

当代艺术是全球性的,没有国家的边界,但艺术中心如纽约、伦敦、巴黎等城市在全球艺术生态中所承担的功能是举足轻重的。新世纪以来,柏林逐渐发展成为活跃的国际艺术中心,许多艺术家居住工作于此,画廊与经纪人的数量与日俱增,博览会和双年展的阵容强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使得柏林的当代艺术发展得如此迅猛和富有生机?这份研究报告关注的正是柏林当代艺术生态的现状及其发展背后的原因。在将近两年的时间中,我们搜集了大量的信息,以严格的标准对柏林当代艺术数据进行评估和分析,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柏林当代艺术生态的面貌。
柏林变身记

柏林当代艺术的成功要归结于很多原因,拥有优秀的艺术机构并不是使柏林发展成为艺术大都会惟一重要的原因。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同一城市中不同的社区族群和生活条件都是柏林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在这里居住和工作的人们的异质性,让柏林充满着活跃的多元化氛围。相比德国其他城市,柏林作为首都的身份也使其吸引了更多注意力。“柏林有着旗帜性的身份。你在这里的举动,即使不能得到国际的关注,至少可以获得在全国和欧洲的影响。柏林在国际上也有着惊人的重要地位。”宝马文化交流部发言官Thomas Girst如是说。
开放的城市空间

柏林的当代艺术首先得益于开放的城市空间。柏林的一大特色是城市中仍然存在着大量低价出租的可被改造的空间。在这些由空房子改造而成的工作室和临时搭建的空间中,发生着各种艺术项目,吸引着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策展人、画廊家和藏家们来到柏林,这些人的到来为柏林注入了活力。艺术家们来了又走,社区永远在变化,惟一不变的是这里的多元化氛围。

这个曾经被一分为二的城市在20世纪经历了动荡的政权交替,至今仍然影响着这个城市的面貌和性格,政治系统的改变带来了大量人口的迁移。柏林城市管理的特别之处在于政府对亚文化的容忍,对于亚文化的开放是这座城市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百年的政治与艺术

柏林现有的艺术景象是建立在过去100年的历史之上的。19世纪末,威廉大帝二世统治时期,是柏林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柏林那时已提升为一个出色的工业城市和国际大都会。但由于威廉二世对新艺术风格的排斥,当时没有产生新的艺术流派。

之后,作为魏玛共和国的首都,远离了审查制度和威廉二世的统治,柏林的文化生活开始繁荣起来,变成了拥有400万人口的欧洲最大的工业城市,同时以文化和娱乐活动享誉全球。一战和二战间的二十年,由于达达主义和新客观主义(New Objectivity)的活跃,后来被称作“黄金二十年”。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世界性经济危机和纳粹党执政终止了这一高峰,艺术家开始大批撤离,绝大多数曾迁移过来的天才科学家和艺术家们永远地离开了这座城市。后来对犹太人的排挤和屠杀更让这个城市受教育的中产阶级基础被破坏了,直到现在这个缝隙也没有弥合。

二战之后,柏林被一分为二,在不同的社会政治体制下,同时发展着两个独立的艺术系统。在西柏林,艺术家们聚集在十字山区(Kreuzberg),激浪派运动和新野兽派活跃在80年代的西柏林。“在80年代,我们在西柏林做艺术实验,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十字山区美术馆馆长Stephane Bauer说。尽管在夏洛特堡区和莫里茨普雷斯一带有一些画廊,当时艺术市场还不是很重要。在东柏林也有一些展览空间,但功能主要是传达政治体系的意识形态。同时在政治体系之外,一些个人勇敢地在私人空间做艺术展览,艺术主张与政府完全相反。其中由Friedrich Look创办的空间“Wohnmaschine”和Judy Lybke创办的“Eigen+Art”在柏林墙倒塌后转变成了商业画廊。同时期,前卫展览在一座黄油厂中举办,也就是今天著名的艺术机构KW (Kunst-Werke)。在东柏林,另一个著名的艺术家聚集地是“白象画廊”,“这里的艺术实验是自由的,虽然被警方监视着,但一直没有人干涉。”白象画廊创办人Ralf说。
新柏林的可能性

德国民主共和国时期结束后,由于东柏林缓慢的城市化进程产生的大量废弃建筑需要被重新规划。在这种情况下,东柏林米特区(Mitte)被划分为艺术区。1990年起,Jutta Weitz负责米特区废弃空间的出租,KW的成立与她的努力密不可分。一开始许多艺术家们被吸引到柏林,后来画廊老板也跟过来了。柏林充满了各种可能,“快来设计你的空间”,这种言论迅速传播。很快米特区成为了最重要的画廊区。

随着1995年柏林艺术论坛(Art Forum Berlin)的建立,柏林拥有了自己的艺术博览会,国际艺术市场对这里的关注越来越多。1998年秋,第一届柏林当代艺术双年展举办,由Klaus Biesenbach、小汉斯(Hans Ulrich Obrist)和Nancy Spector策展。2000年初,事情进一步进展,美国和瑞士的著名画廊纷纷在这里开设分支,或者干脆全部搬过来,如此一来,他们之前的人脉也被引进到了柏林。画廊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柏林成为艺术中心的形象,许多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在柏林的画廊中作出了“美术馆”级别的展览。
艺术家生活工作在柏林

柏林当代艺术生态的精华与核心是居住在这里的艺术家们,他们让这个城市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当代艺术产地之一。世界知名的艺术家都愿意在这里做展览,而在全球性的双年展和艺术博览会上,也经常有居住在柏林的艺术家的作品。很多的奖学金项目也让大批的年轻艺术家来到柏林。 过去的几年里,很多国际知名的年轻艺术家搬来柏林,其中有Monica Bonvicini、Olafur Eliasson、Jonathan Monk、Tacita Dean、Wolfgang Tillmans、Rirkrit Tiravanija、Phil Collins, Tino Seghal,不胜枚举。对很多知名艺术家来说,柏林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对年轻艺术家来说,这里的低消费很吸引人。

关于居住在柏林的艺术家的数字是很难统计的,因为很难界定职业艺术家的身份。根据一家专门做艺术家保险的公司统计,柏林大概有9400名自由艺术家。柏林上议院的文化经济报告显示,2006年柏林的“自我雇佣性质的视觉艺术家”名单上有629家公司以及1654个个人。可以想见,这份名单上的部分艺术家除了艺术创作之外也会做其他工作。在柏林,以艺术为职业并且能仅仅依靠售卖作品或奖学金为生的艺术家,据我们统计不超过1000个。暂时居住在柏林的国际艺术家比例,据我们估算占艺术家总数的25%左右。

艺术市场的法则就是——只有少数人能站在最高处。在“赢者赢天下”的法则下,成功艺术家占有更多的展览和销售资源。柏林的画廊代理了大约5000名艺术家,其中2500位艺术家生活在柏林。但被画廊代理并不意味着经济上完全有保障,只有很少一部分艺术家靠画廊就能得到足够的收入。因此,那些没有奖学金、艺术基金或家庭、老主顾支持的艺术家们,精神压力是相当大的。其中一些人还需要社会福利的救济。

这就让很多人选择了第二职业,理想的状况是和艺术有关的工作,比如文化教育、艺术教育或在博物馆、画廊、展览中心供职,还有人从事艺术设计,大的博物馆和知名艺术家的工作室也可以提供比较稳定的职位。但总得来说有固定工作的艺术家非常少。柏林的低消费是它的一大优势:“在柏林,任何事在经济上都是可行的。纽约的艺术家需要三、四份工作来支持生活,而在柏林一份就够了。”一个刚刚在柏林艺术学院拿到学位的女艺术家说。从另一方面说,由于柏林相对薄弱的经济环境,获得高收入的兼职工作也很难。

柏林艺术创作的基础设施非常好,Wedding区的雕塑工作室和贝桑尼区(Bethanien)的印刷工作室提供了非常好的硬件设施。两个机构由柏林艺术家专业联盟(BBK)支持。柏林文化上议院的“工作室项目”同样由BBK管理,为艺术家提供低租金的工作室,现在已有700多间工作室出租给了艺术家。同时还有很多艺术社区、非盈利机构甚至投资人也为艺术家提供工作室。

1963年由福特基金创办的柏林艺术家驻留项目DAAD,几十年来一直不断地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来到柏林,驻留并展览。而在创建于1975年的“贝桑尼艺术之家”(Kunstlerhaus Bethanien),更有多个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以及东欧国家的政府和基金租用工作室提供给各自国家的艺术家在柏林生活创作使用。

教育机构

柏林有两所艺术院校教授视觉艺术:柏林艺术大学(Berlin University of the Arts)和柏林白湖艺术学院(Berlin Weissensee School of Art)。还有其他私人学校教授应用美术。当然柏林艺术大学和白湖艺术学院也有应用美术教育。这两所学校2009年招收了760个纯艺术专业学生,其中1/4是国际留学生。

柏林艺术大学纯艺术学院有600人,课程内容非常广泛。教师的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帮助学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充分的准备,他们有责任把学生引介到艺术行业网络中。很多学生希望与柏林艺术现场建立联系,愿意走出校园与批评家、经纪人、策展人、画廊老板等交流。同时学院会与不同的艺术机构合作,为学生举办展览。

艺术家的营销手段

尤其是年轻艺术家和毕业生面临着进入艺术市场的困难。在柏林艺术大学专门设有职业服务中心,为所有的柏林艺术类学院毕业生提供法律、金融、谋生方面的课程,以及传授如何做展览项目、怎样找赞助人、怎样做营销、做演讲等课程。

即使是柏林这样拥有高密度的画廊群的城市,也不能吸收这么多的艺术家。所以,艺术家通常要积极地自我营销。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往往会一起租场地,策划展览并实现销售。大多数时候,他们需要雇佣一个画廊经理来负责展览管理和公共关系。如果做得理想的话,过了一段时间这些艺术家可以一起成立一间画廊,柏林大概有10%,也就是40家左右这种模式的艺术家画廊。

柏林艺术市场

画廊 金字塔结构

对柏林的艺术现场和艺术市场来说,画廊是使柏林当代艺术呈现多元化样态的关键要素。柏林拥有400多家专业画廊,数量与巴黎和伦敦比肩。去除一些由于前两年经济危机关闭或迁移的画廊,有一半的画廊也就是将近200家是在过去的5年中成立的。另外越来越多的国际画廊迁入柏林,国际网络也越来越密集。自2004年起,柏林成立的画廊的数目激增,但2009年的经济危机切断了这个发展趋势。

原来人们预想的大批量画廊倒闭的情形目前还没有发生。2009年,柏林画廊的销售总额达1亿欧元,这个交易额比危机前减少了40%。2009年,对于55%的柏林画廊来说情况都不太好,但知名画廊受到的影响要小得多。油画依然是销量最高的艺术门类。

近半数的画廊,也就是200多家画廊年收入不超过5万欧元,1/3的画廊不超过1万7500欧元。而顶级的20家画廊(占柏林画廊总数的5%)实现了半壁江山的成交额。艺术市场的透明度低且反复无常,经济危机也给艺术市场带来了强烈波动,尽管如此,柏林画廊的结构还是清晰可见的。

许多小画廊靠个人委托以及偶尔的投资行为支持运作,更像实验空间而非真正意义的画廊,这些空间关注新近的前卫艺术作品,积极地为艺术家举办展览,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聚会和欣赏艺术品的场所。一些交易可以回收成本,但不能盈利,这影响到它们的稳定生存。

另一方面,柏林大概有100家画廊经济独立自主。这些画廊与欧洲其他国家迁移来的大画廊一起,吸引了国际藏家的注意力。大约60家画廊可以参与国际艺术市场的竞争,并且在著名的艺术展会上露面。大概20%的画廊最近3年参加过巴塞尔、迈哈密或纽约的顶级艺术博览会。约半数的画廊从未参加过展会。

画廊老板既是商人又是策展人,这可以从柏林的画廊展览活动的品质中看出来。柏林的一流画廊展出的国际知名艺术家展览,拥有博物馆级的品质。一个画廊平均代理12个艺术家,一年下来柏林画廊总共要做5000多个艺术家的3000多个展览,每年吸引超过1百万的参观者。

柏林高密度的画廊分布是吸引画廊家们选择柏林的一个原因,但另一方面竞争也在持续加剧。因此除了发现并培养新的天才艺术家外,发展和维持固定客户对于一个画廊的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画廊老板还必须积极在媒体上露面,在公共事件中与著名的机构一起露面。虽然画廊老板们把自己形容为孤独的战士,但事实上画廊聚集在一起能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尤其对于年轻的画廊而言。

各种小册子和传单都在提供画廊近期展览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要数2001年创办的《Index》,这本小册子被摆在画廊里,被认为是“柏林艺术现场的主要媒体”,一季一刊。早年《index》为所有画廊提供信息,然而不久画廊数目激增,他们便严格地只挑选60家画廊的展览信息,由已经成立了2年的评选委员会做决定,由于他们的评选过程对外是不透明的,因此也遭致一些未被选入的画廊主的怨恨。

一年一度的 “画廊周末”(Gallery Weekend)已成为柏林画廊界的重要事件。在一个周末,40家著名的画廊策划特殊的展览项目吸引国际藏家和新老顾客。其他画廊如果在这个时间安排画展的开幕,同样能吸引到大批的参观者。对很多藏家而言,柏林对它们有很大的吸引力,除了参观画廊以外,还能欣赏歌剧、表演和音乐会等。城中还有大量高级的酒店和餐饮服务,同样吸引着藏家们的到来。年轻的藏家则很喜欢这里的夜生活。虽然并非所有参观画廊的人都是藏家,但通过培养人们对当代艺术的兴趣,逐渐累积其购买作品的欲望,为画廊创造了持续的购买力。

艺术博览会 有雄心尚不雄厚

参加艺术博览会已经成为画廊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里,画廊可以将自己的艺术家展示给全世界的观众,不只能带来销售,还能建立网络关系。艺术博览会是进入国际市场的一扇门,但对大多数画廊来说,参加展会有很高的经济风险。虽然画廊全年收入的很大部分都是在展会上取得的,但展位、运输、保险、后勤的费用加起来,也属实是一个很高的投资。柏林自己的艺术博览会Art Forum Berlin如今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艺术博览会之一。2009年,有4万名观众来到Art Forum,参观人数虽然没有Art Basel、FIAC多,但是Art Forum是以呈现年轻艺术家作品而著称的,因此有些国际上大的画廊把参加Art Forum当作一种荣耀,而本土的画廊则更倾向于参加国际性的博览会。从这个角度考虑,Art Forum必须要吸引更多的国际知名画廊的参与,但有些画廊仍在犹豫,因为他们认为柏林的观众可能不像伦敦和纽约的藏家那样资金雄厚。

本土拍卖行 无足轻重

德国在全球拍卖市场上并非占据重要的位置。菲利普斯·迪·普利(Philips de Pury)在柏林米特区社有办公室,但还不设拍卖场次。

根据2008年的柏林创意产业报告,柏林现有26家拍卖公司,创造了4580万欧元的年度总收入。柏林本土最重要的拍卖行是1986年成立的Villa Grisebach,其2009年的成交额为2950万欧元。近几年来,1960年以后的当代艺术单元生意越来越好,2009年这个版块的收入大约是550万欧元,跌到了2004年的水平。在柏林的拍卖场上,柏林藏家的购买量占总量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