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产业合作模式初探

沈阳、天津、青岛、扬州、昆山、嘉兴、太仓、佛山、湘潭……这些都是建有中德工业园、中德生态园、中德产业园等中德合作园区的城市。如果把这些城市从地图上标出来,会发现从东北到山东,从华东到华中再到华南,基本上从北到南走了一圈。为何会有这么多的中德合作园区?这些园区发展思路和定位有哪些异同?他们的现状又如何?

经济与政治永远是相辅相成的,近年来中国与德国政治层面的升温有目共睹。自2011年以来,两国政府定期举行会晤。2016年6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举行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 一个重要内容是商讨落实双方2014年在柏林确定的“中德合作行动框架”的落实情况。政治升温带动经济升温,为两国经济层面的合作提供基础。而中国和德国两个制造业大国在经济层面的互补,则进一步推动这种合作的可行性。

从经济层面来说,中国和德国可以说是最不像又最相像的两个国家。

先看差异性。第一,中国虽是世界工厂,但制造业大而不强,正处于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型过程中,德国则是欧盟龙头,高端制造业发达,科技含量高;第二,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且城市化进程还将带来更大市场,德国虽有最先进的工业和制造业基础,但欧洲市场几近饱和,急需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第三,中国虽然是第二大经济体,但依然是市场经济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德国则是老牌发达国家。这些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经济实力的差异,使中德两个国家在经济层面互补需求强烈。

但另一方面,中国和德国同时将国家的未来和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绑定在一起,又使两国经济具有许多共性。面向未来,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德国则喊出了打造“工业4.0”。而“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与“德国工业4.0”关注的五大产业,绝大部分是重合的。

所以说,如何推动以德国为代表的,世界先进工业制造的“质”与中国制造庞大的“量”的握手,成为中德两国以及众多冠以中德概念的园区的重要使命。

2002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4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到1777.5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同时,德国还是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15年3月底,中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8675个,德方实际投入244.6亿美元。对德国来说,中国也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据欧盟统计,2015年中国是德国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国,占德国进口总值的7%。同时,中国还是德国的第四大出口目的国,占德国出口总值的6.6%。

经济互补性强,同时看到了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未来趋势,政府有意推动,在国内产业园领域出现多个中德合作的案例也就很正常了。据园区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中德合作园区有中德沈阳装备制造产业园、青岛中德生态园、天津中德国际产业基地、扬州中德梅泰尔工业园、太仓中德企业合作基地、昆山德国工业园、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浙江海盐欧洲(德国)工业园、浙江(长兴)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金华中欧生态园、湘潭(德国)工业园、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等10余家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中德合作园区就是双方政府高层直接推动下的产物。如青岛中德生态园是德国总理默克尔2010年访华时,中国商务部与德国经济和技术部直接签署备忘录确定的;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中德两国在沈阳共建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随后的2014年10月,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发表“中德合作行动框架”,为双方关于“工业4.0”合作提供政策支持。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则是在浙江省省长李强专门赴德国访问期间与德方达成的初步合作意向。

园区中国根据跟踪统计的12个中德合作园区样本,总结出以下发展路径:

一、12家园区中11家园区产业定位为机械、汽车和装备制造业

德国在欧洲乃至世界都是公认的制造业大国和强国,德国经济之所以能在历次经济危机和此次欧债危机中表现坚挺,其一直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国策至关重要。德国企业中,汽车行业的奔驰、宝马、大众、奥迪家喻户晓,机械设备行业的蒂森克虏伯、西马克、海瑞克、福伊特、普茨迈斯特也是行业佼佼者,在机械设备业32个产品领域中,德国产品在驱动技术机械、材料处理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及包装机械等16个领域为世界出口第一。有如此雄厚的产业和技术基础背书,中国各地方政府自然希望将德国这些先进的制造业企业与本地资源结合。

中德沈阳装备制造产业园直接将对标目标瞄准了德国著名工业区莱比锡,同样处于国内传统重工业区,产业配套完善,交通环境便利,截至2015年,德国在沈阳投资了60余家企业,其中宝马、采埃孚、巴斯夫、贺利氏等知名企业。沈阳迫切希望依靠德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完成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

地处与沈阳城市城市禀赋极为相近的青岛的中德生态园,除制造业外,还强调发展科技研发、规划设计、教育培训、金融医疗、文化体育等现代服务业。此外,2015年5月5日,青岛中德生态园的园区运营平台中德联合集团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市场主板借壳上市成功,成为国内首家在德国主板上市的国有园区发展企业,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为园区注入更纯正的德国元素,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标志性意义却被很多人忽略的重要事件。

二、浙江中外合作园区的集团作战

12家中德合作园区中,浙江一省就有4个,占据总数三分之一。这并不是偶然因素,浙江从2014年起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批开发区“国际产业合作园”。浙江省省长李强在2015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打造国际合作园”列为一类目标。除了嘉兴、海盐、长兴、金华这几个中德合作园区外,包括宁波的中意产业园、温州的中韩产业园也是浙江省国际产业合作园的重点项目。

至2015年底,浙江省政府已批复了11家国际产业合作园,据不完全统计,这11家省级以上园区累计共引进112个国际项目,与50多家商协会达成了合作意向或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沈阳和青岛这种老工业基地机械和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不同,浙江一直是改革开发的前沿,各类出口加工业发达,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区域,零散的中小企业制造相当之活跃,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下的压力巨大,对于传统制造业升级的需求也异常强烈。在本轮经济结构转型中,浙江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小。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精密机械等是浙江希望利用德国技术和资源重点打造的产业。

三、太仓对德企的吸引力

太仓只是苏州下属的一个县级市,但却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号——中国德企之乡。这个距离上海不远的县级市,自1993年一家为大众汽车生产配套零部件的德国企业到来开始,20多年的时间中成为德资企业在华东的重要聚集地之一。至2015年年底,太仓新区的德国企业已经达到230余家,74家规模以上德资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17亿元。当地德资企业负责人甚至笑称,在德国,太仓的知名度能超过上海。2015年3月,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家德国中心落户太仓。该中心是德国政府搭建的,专为德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探路而建立的调查研究招商机构。

为何太仓能够聚集起如此规模的德资企业?除了地价低、距离上海近的地理优势外,太仓政府在配套方面为德企打造优越投资环境也至关重要。2006年起,每年夏秋之际,太仓都会举办德国啤酒节。在德国慕尼黑、多特蒙德等地也举办过“太仓日”活动。今年年初,太仓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对德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积极营造更加贴近德国文化的城乡风貌,在城市规划、市政交通、商贸旅游等各方面融入更多德国元素,建立全社会对德合作机制,广泛开展友好学校交流和大中小学学生对德修学交流;鼓励设立德语和德国文化培训机构;加强医疗卫生对德合作,积极开展医学交流,探索引进德国医疗机构和先进医疗卫生管理模式。此外,太仓已经在考虑建立一所国际幼儿园,积极与上海德国学校探索合作设立分部,逐步设立德国中小学。

太仓从政府到民间,都将“中国德企之乡”作为一张城市名片来经营。这种20余年的持之以恒,应该才是打动严谨的德国人的关键。

四、适合德企的灵活租售政策

谨慎的德国企业在进入中国时,都会坚持先租房,经营成熟后再考虑置地建厂房。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各园区也给出了相应对策。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昆山德国工业园和扬州中德梅泰尔工业园。昆山德国工业园对于面积在1000平方米到10000平方米之间的企业,提供标准厂房集中区供企业租用,每个集中区都是欧美企业入驻,有统一的物业管理、餐饮服务和宿舍服务;对于超过10000平方米的企业,提供土地供企业购地自建,对于有特别要求的企业,将提供厂房定建服务。扬州中德梅泰尔工业园的德国企业可以采用自建、租赁、购买、委托代建等多种方式取得生产及办公用房。

五、关注德国中小企业

长期以来,来到中国投资的德国企业基本都是大型跨国企业。但在德国的“工业4.0”规划中,具有创新驱动力的中小企业扮演至关重要作用。统计显示,德国45%的研发中心在中小企业,但这些企业往往缺乏拓展国际市场的经验和能力。而国内的中德合作园区中,就有不少关注了这一企业群体。金华中欧生态工业园拟建设孵化园区,拟采用PPP模式启动德企孵化基地和园区水电路、生活生产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昆山德国工业园同样规划了3万平方米的孵化基地,为德国中小企业提供集员工招聘、配件采购、订单管理、技术支持、会计中介等服务为一体的企业孵化器功能,目前已有16家德国企业入驻开业。更为这些中小企业规划了“孵化器→标准厂房集中区→购地自建”的阶梯式发展模式,建成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加速区。太仓直接设立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工业园,建设创新孵化中心的9.8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

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从太仓聚集德国企业的案例来看,相比于城市资源禀赋,优越的生活环境、完善的职业员工培训体系等软实力同样重要。德国制造业之所以发达,不单单是设备、技术的优势,更在于其数量庞的专业产业工人群体和其背后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金华提出,通过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上海财大浙江学院等高等院校,加强与德国合作,引入中德职业技术教育,为园区内德资企业提供熟练产业工人。中德(嘉兴)产业园计划到2020年引进3家以上国内外高校和研发机构,此外嘉兴技师学校与德国克尼公司和德维特教育机构签约,合作创办专门针对德国企业培养人才的双元制教育基地。

这些中德合作搭建的职业教育体系,不但能为德国企业提供产业工人,也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动力。

七、多渠道招商

对于任何一个产业园区,招商是决定园区成功与否的第一步。各个中德园区基本均属于建设前期,招商依然是目前的主要工作

金华园区为招商摸底汇总了“三份名单”,分别是在欧洲的金华籍经商、留学、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名单,在金华投资(合作)的欧洲企业名单,拟与欧洲各国合作金华企业名单,赴北京召开中欧生态工业园座谈会,与德国商会、德系企业研讨园区建设思路。

中德(嘉兴)产业园与德国经济较强的北威州、巴伐利亚州、石荷州的投资促进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十多家中介咨询机构合作。

海盐经济开发区则与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德国采购协会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并与上海浦东软件园合作成立专业招商小组,针对全球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招商。

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则与德国的退休专家组织(Senior Experten Service,简称SES)建立联系,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招商打基础。

其实不仅仅是园区中国统计的这12个中德园区,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关键词就能够发现,各地大大小小打着中德合作概念的产业园、创新园、孵化园多达数十个。虽然中德经济存在互补,政治层面的升温又进一步推动了这波中德园区合作热潮,但大家都瞄准德国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等产业进行定位,是否一定适合本区域资源禀赋,是否出现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估计有些园区要被打上问号。何况还会出现一些疑似“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如天津的中德国际产业基地,其规划图可以看出将近一半业态是酒店式公寓,其余为商务办公,这样的业态布局与其宣称的“打造德国及欧盟工业品展销中心、商贸中心、仓储物流中心、配套服务中心”似乎并不相符,目前网上已经出现一些买房人传出该项目延迟网签和可能烂尾的传言。

当然,即使未来各地中德合作园区因同质化情况出现洗牌,也无法阻止中德在各地继续合作建设产业园区的趋势,当然,一个重要前提是中德两国政治层面继续保持热度,以及中德两国的制造业持续有融合互补的需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