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当代艺术环境概述

当代艺术是全球性的,没有国家的边界,但艺术中心如纽约、伦敦、巴黎等城市在全球艺术生态中所承担的功能是举足轻重的。新世纪以来,柏林逐渐发展成为活跃的国际艺术中心,许多艺术家居住工作于此,画廊与经纪人的数量与日俱增,博览会和双年展的阵容强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使得柏林的当代艺术发展得如此迅猛和富有生机?这份研究报告关注的正是柏林当代艺术生态的现状及其发展背后的原因。在将近两年的时间中,我们搜集了大量的信息,以严格的标准对柏林当代艺术数据进行评估和分析,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柏林当代艺术生态的面貌。
柏林变身记

柏林当代艺术的成功要归结于很多原因,拥有优秀的艺术机构并不是使柏林发展成为艺术大都会惟一重要的原因。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同一城市中不同的社区族群和生活条件都是柏林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在这里居住和工作的人们的异质性,让柏林充满着活跃的多元化氛围。相比德国其他城市,柏林作为首都的身份也使其吸引了更多注意力。“柏林有着旗帜性的身份。你在这里的举动,即使不能得到国际的关注,至少可以获得在全国和欧洲的影响。柏林在国际上也有着惊人的重要地位。”宝马文化交流部发言官Thomas Girst如是说。
开放的城市空间

柏林的当代艺术首先得益于开放的城市空间。柏林的一大特色是城市中仍然存在着大量低价出租的可被改造的空间。在这些由空房子改造而成的工作室和临时搭建的空间中,发生着各种艺术项目,吸引着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策展人、画廊家和藏家们来到柏林,这些人的到来为柏林注入了活力。艺术家们来了又走,社区永远在变化,惟一不变的是这里的多元化氛围。

这个曾经被一分为二的城市在20世纪经历了动荡的政权交替,至今仍然影响着这个城市的面貌和性格,政治系统的改变带来了大量人口的迁移。柏林城市管理的特别之处在于政府对亚文化的容忍,对于亚文化的开放是这座城市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百年的政治与艺术

柏林现有的艺术景象是建立在过去100年的历史之上的。19世纪末,威廉大帝二世统治时期,是柏林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柏林那时已提升为一个出色的工业城市和国际大都会。但由于威廉二世对新艺术风格的排斥,当时没有产生新的艺术流派。

之后,作为魏玛共和国的首都,远离了审查制度和威廉二世的统治,柏林的文化生活开始繁荣起来,变成了拥有400万人口的欧洲最大的工业城市,同时以文化和娱乐活动享誉全球。一战和二战间的二十年,由于达达主义和新客观主义(New Objectivity)的活跃,后来被称作“黄金二十年”。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世界性经济危机和纳粹党执政终止了这一高峰,艺术家开始大批撤离,绝大多数曾迁移过来的天才科学家和艺术家们永远地离开了这座城市。后来对犹太人的排挤和屠杀更让这个城市受教育的中产阶级基础被破坏了,直到现在这个缝隙也没有弥合。

二战之后,柏林被一分为二,在不同的社会政治体制下,同时发展着两个独立的艺术系统。在西柏林,艺术家们聚集在十字山区(Kreuzberg),激浪派运动和新野兽派活跃在80年代的西柏林。“在80年代,我们在西柏林做艺术实验,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十字山区美术馆馆长Stephane Bauer说。尽管在夏洛特堡区和莫里茨普雷斯一带有一些画廊,当时艺术市场还不是很重要。在东柏林也有一些展览空间,但功能主要是传达政治体系的意识形态。同时在政治体系之外,一些个人勇敢地在私人空间做艺术展览,艺术主张与政府完全相反。其中由Friedrich Look创办的空间“Wohnmaschine”和Judy Lybke创办的“Eigen+Art”在柏林墙倒塌后转变成了商业画廊。同时期,前卫展览在一座黄油厂中举办,也就是今天著名的艺术机构KW (Kunst-Werke)。在东柏林,另一个著名的艺术家聚集地是“白象画廊”,“这里的艺术实验是自由的,虽然被警方监视着,但一直没有人干涉。”白象画廊创办人Ralf说。
新柏林的可能性

德国民主共和国时期结束后,由于东柏林缓慢的城市化进程产生的大量废弃建筑需要被重新规划。在这种情况下,东柏林米特区(Mitte)被划分为艺术区。1990年起,Jutta Weitz负责米特区废弃空间的出租,KW的成立与她的努力密不可分。一开始许多艺术家们被吸引到柏林,后来画廊老板也跟过来了。柏林充满了各种可能,“快来设计你的空间”,这种言论迅速传播。很快米特区成为了最重要的画廊区。

随着1995年柏林艺术论坛(Art Forum Berlin)的建立,柏林拥有了自己的艺术博览会,国际艺术市场对这里的关注越来越多。1998年秋,第一届柏林当代艺术双年展举办,由Klaus Biesenbach、小汉斯(Hans Ulrich Obrist)和Nancy Spector策展。2000年初,事情进一步进展,美国和瑞士的著名画廊纷纷在这里开设分支,或者干脆全部搬过来,如此一来,他们之前的人脉也被引进到了柏林。画廊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柏林成为艺术中心的形象,许多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在柏林的画廊中作出了“美术馆”级别的展览。
艺术家生活工作在柏林

柏林当代艺术生态的精华与核心是居住在这里的艺术家们,他们让这个城市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当代艺术产地之一。世界知名的艺术家都愿意在这里做展览,而在全球性的双年展和艺术博览会上,也经常有居住在柏林的艺术家的作品。很多的奖学金项目也让大批的年轻艺术家来到柏林。 过去的几年里,很多国际知名的年轻艺术家搬来柏林,其中有Monica Bonvicini、Olafur Eliasson、Jonathan Monk、Tacita Dean、Wolfgang Tillmans、Rirkrit Tiravanija、Phil Collins, Tino Seghal,不胜枚举。对很多知名艺术家来说,柏林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对年轻艺术家来说,这里的低消费很吸引人。

关于居住在柏林的艺术家的数字是很难统计的,因为很难界定职业艺术家的身份。根据一家专门做艺术家保险的公司统计,柏林大概有9400名自由艺术家。柏林上议院的文化经济报告显示,2006年柏林的“自我雇佣性质的视觉艺术家”名单上有629家公司以及1654个个人。可以想见,这份名单上的部分艺术家除了艺术创作之外也会做其他工作。在柏林,以艺术为职业并且能仅仅依靠售卖作品或奖学金为生的艺术家,据我们统计不超过1000个。暂时居住在柏林的国际艺术家比例,据我们估算占艺术家总数的25%左右。

艺术市场的法则就是——只有少数人能站在最高处。在“赢者赢天下”的法则下,成功艺术家占有更多的展览和销售资源。柏林的画廊代理了大约5000名艺术家,其中2500位艺术家生活在柏林。但被画廊代理并不意味着经济上完全有保障,只有很少一部分艺术家靠画廊就能得到足够的收入。因此,那些没有奖学金、艺术基金或家庭、老主顾支持的艺术家们,精神压力是相当大的。其中一些人还需要社会福利的救济。

这就让很多人选择了第二职业,理想的状况是和艺术有关的工作,比如文化教育、艺术教育或在博物馆、画廊、展览中心供职,还有人从事艺术设计,大的博物馆和知名艺术家的工作室也可以提供比较稳定的职位。但总得来说有固定工作的艺术家非常少。柏林的低消费是它的一大优势:“在柏林,任何事在经济上都是可行的。纽约的艺术家需要三、四份工作来支持生活,而在柏林一份就够了。”一个刚刚在柏林艺术学院拿到学位的女艺术家说。从另一方面说,由于柏林相对薄弱的经济环境,获得高收入的兼职工作也很难。

柏林艺术创作的基础设施非常好,Wedding区的雕塑工作室和贝桑尼区(Bethanien)的印刷工作室提供了非常好的硬件设施。两个机构由柏林艺术家专业联盟(BBK)支持。柏林文化上议院的“工作室项目”同样由BBK管理,为艺术家提供低租金的工作室,现在已有700多间工作室出租给了艺术家。同时还有很多艺术社区、非盈利机构甚至投资人也为艺术家提供工作室。

1963年由福特基金创办的柏林艺术家驻留项目DAAD,几十年来一直不断地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来到柏林,驻留并展览。而在创建于1975年的“贝桑尼艺术之家”(Kunstlerhaus Bethanien),更有多个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以及东欧国家的政府和基金租用工作室提供给各自国家的艺术家在柏林生活创作使用。

教育机构

柏林有两所艺术院校教授视觉艺术:柏林艺术大学(Berlin University of the Arts)和柏林白湖艺术学院(Berlin Weissensee School of Art)。还有其他私人学校教授应用美术。当然柏林艺术大学和白湖艺术学院也有应用美术教育。这两所学校2009年招收了760个纯艺术专业学生,其中1/4是国际留学生。

柏林艺术大学纯艺术学院有600人,课程内容非常广泛。教师的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帮助学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充分的准备,他们有责任把学生引介到艺术行业网络中。很多学生希望与柏林艺术现场建立联系,愿意走出校园与批评家、经纪人、策展人、画廊老板等交流。同时学院会与不同的艺术机构合作,为学生举办展览。

艺术家的营销手段

尤其是年轻艺术家和毕业生面临着进入艺术市场的困难。在柏林艺术大学专门设有职业服务中心,为所有的柏林艺术类学院毕业生提供法律、金融、谋生方面的课程,以及传授如何做展览项目、怎样找赞助人、怎样做营销、做演讲等课程。

即使是柏林这样拥有高密度的画廊群的城市,也不能吸收这么多的艺术家。所以,艺术家通常要积极地自我营销。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往往会一起租场地,策划展览并实现销售。大多数时候,他们需要雇佣一个画廊经理来负责展览管理和公共关系。如果做得理想的话,过了一段时间这些艺术家可以一起成立一间画廊,柏林大概有10%,也就是40家左右这种模式的艺术家画廊。